些配件可都是时代绝版,但凡丢了坏了都是没地儿去补的。包括这些太阳能灯具,被她收回之前也都得有专人体育场值班看守。

要说看呢,其也没兴趣看,毕竟这视频都是谢双瑶己剪的,早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,是买活军的兵士其也多次观赏过,只是每次剪的歌舞都有所不同而已——这种『露』天电影,她也不是第一次搞了,算是熟手,以前是国内乡下搞农场养殖的时候,因为养殖场乡下,而且为了防病毒,人员进出也是受到严格管制的,一群人值班的时候相当无聊,搞个幕布,看电影、唱卡拉ok,至少晚上除了玩手机玩电脑还有点事做。组织集体活动,搞凝聚力什么的也多个途径,都是为了留住员工。否则人员流动要是太频繁,光培训员工都不够忙的。

后来到了非洲,谢双瑶也己农场搞了个这种幕布,闲了没事集合大老黑工人看看电影什么的,还别说,老《三国》、老《『射』雕英雄传》这些片都受欢迎,还有些机灵的伙子,学文台词可标准了。其这都是管理者凝聚人心的招数,她来的那个年代是不值一提的。

这种事禁不住一个流行,因为他们农场有,别的华人也琢磨着己整一个,也不贵,能派好大的用场,哪怕拿来给工人们看农业频道纪录片,熏陶些种植知识也好啊,都来朝谢双瑶讨教,谢双瑶也算是带货成功,干脆一口气买了七八套,又按这些农场主的诉求,万能的某宝上找人买了十几个装得满满的移动硬盘,都是农业纪录片,又或者是教人学拼音的视频课程什么的,寄到国内物流港口,跟农场的物资一起发过来,大海上飘了几个月到港口,结果这下好了,倒是全便宜了她。

至于那些太阳能电池,还有昨晚闪瞎了王举人人狗眼的太阳能户外灯什么的,倒不是她的,而是盘点港口时发现的,凡是港口肯定有多仓库,这个港口还算的,但物资也是繁多得谢双瑶到现没完全盘点清楚,几乎每个仓库都有些太阳能发电类的储备,这东西非洲卖得特别好,毕竟当地电网不可靠,但现代生产生活又离不开电,不止华人,有钱些的当地人多数都搞这东西,还有柴油发电机什么的也不少,不过话说回来,发电机虽然有,油也有——那些现代船只都是烧油的,但没电线电工,谢双瑶也不知道该怎么从轮船取油用,只停车场收集了一些本来储存后备

章节目录